走進「台灣文學的內在世界」

    • 打開,走進,一起聽、看,台灣文學的內在世界。

      文學世界的千變萬化,來自土地的心跳、自其生養的各族群的悲、喜、愛、欲所觸動。不同族群的作家,以文學聆聽時代的脈動,在各個歷史階段,碰撞、妥協等不同型式的互動,恆是文學作家所呈現的重要主題,並由此涵養出豐富的台灣文學內在。

       

      這一次,我們將以「山海的召喚」、「族群的對話」、文學的榮景」三大展區,從自然、社會、現代化三個面向,以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為主,在政經背景的烘托下,呈現台灣作家的心靈與想望,及其所建構豐美多姿的台灣文學傳統,作家筆下的世界、多姿的台灣,一字一句所連結、描繪出來的世界,多元豐厚,如同多族共榮。

展覽介紹

    • 台灣四周環海,在不同的歷史時期,有原住民、荷蘭人、西班牙人、漢人、日本人等族群來到島上,帶進不同語言與生活方式,型塑出多元族群的文化,也發展出原漢、閩客的對應關係。戰後更因特定的歷史條件而造成族群隔閡與認同問題,而全球化下移工、外配等新移民,也滋生新的社會、文化問題,台灣則一如大海之納百川,成為多族群生息的國度,也舖展出複雜、多樣的人文風景。

       

      台灣土地的心跳,是來自於其生養的各族群的悲、喜、愛、欲所觸動。來自不同族群的作家,以文學聆聽時代的脈動,在各個歷史階段,碰撞、妥協等不同形式的互動,恆是文學作家所呈現的重要主題,並由此涵養出豐富的台灣文學內在。

       

      1943年,黃得時先生在〈臺灣文學史序說〉中就明白指出:台灣歷史上不同階段的民族移入,性質相當複雜,其創造的文學,明顯具有兩種類型:一個是針對其所自來的本國的「鄉愁文學」;另一則是「異民族之間的融合、同化、征服、抗爭的文學」。這種特色的文學,不僅可以見諸明末清初的詩文和日治時期的新舊文學,戰後從大陸來台作家、在台馬華作家群的創作,也都呈現相當的類似性。

       

      今日的台灣社會,已較能以理解與包容的心態面對異文化;我們的作家凝視、記錄和詮釋歷史的心聲,也都肯定多元族群文化是值得珍惜的資產。因此,「多族共榮」可用來說明台灣文學文化的發展歷史、現實和願景,也成為本期常設展的核心理念,為彰顯台灣文學內在世界的多元性,我們將本展覽分成「山海的召喚」、「族群的對話」、「文學的榮景」三大展區,從自然、社會、現代化三個面向,以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為主,在政經背景的烘托下,呈現台灣作家的心靈與想望,尋求彼此理解、詮釋的可能性,以建構豐美多姿的台灣文學傳統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台灣,位居北緯23度、東經121度,是世界航線的交會點,地處重要位置,人文薈萃,萬種風情。在這人稱「美麗之島」的山海中,藉由各族群的遷移歷程,發生的故事,在一頁一頁的歷史中刻劃了動人的篇章,留下深刻的記憶。

      人文與山、海等地理空間互動,從遠眺到近觀,台灣有著「黑水溝」作外緣屏障,人們或因開闢新天新地而飄洋過海,或因避世又遭遇颶風而飄流,或因戰爭所致而離散,以及政治因素而遷移等,不同時間移住台灣的各族群,以口傳、以文字,透過文學表達對台灣的各種想像,留下無數動人的文獻與文學,舖展出多樣的人文風景,豐饒我們的文學與心靈;而富饒的風土,則將多元面容展現在文學中。

      在這一展區中,我們將以「鯤島浮現」作為原住民先後航海來台的主要意象,也是明鄭文人渡台的創作主題;以「山海心靈」展開了以景抒發鄉愁的文學世界;以「摹寫山海」則呈現作家以妙筆紀錄自然,傳遞不同時期人們與台灣相遇的繁複情思,並用文學之筆書寫時代變動。期待透過這些作家的文學作品,引領人們看見廣袤多元的文學內在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婆娑之洋,美麗之島,隨著不同移民來台,產生的神話傳說、文學創作,台灣的形貌逐漸清晰鮮明,展現混雜交融的文化意義,型塑豐富的文學內涵。
      原住民文化與大自然節奏合拍的精神,是「原味」經典。從各族群的口傳神話,到海權時代以降,外來者對原住民的描寫,都彰顯富饒的山林風物早已存在的自然價值,如西班牙、荷蘭為求貿易利益,先後在基隆建城聖薩爾瓦多、在台南安平建熱蘭遮城;另與平埔族往來交換鹿皮、礦產等、商業與文化活動,在明鄭、清領、日治時期的作家,即是以文明開化之眼,描寫原住民族生活風俗,以及與天地共營共生的生命故事。

      得天之眷

      天造美麗台灣,地衍族群代代。從原住民族的口傳神話,豐富的想像述說天地人類起源,或天神創造、降生,或自然之界蘊育化生,這些尊崇大自然的神話故事,孕育族人的集體記憶,也是部落族人對自我認同的投射。無論是原住民的神話傳述,或是漢人的詩文想像,祖先皆從海洋彼端而來,鯨魚是引領他們航向台灣的重要使者。

      原初印象

      原住民族與自然環境互動的生活情景,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來者,對台灣共有的原初印象。他們或經由獵取奇風異俗,或透過宣揚教化,以第三人稱書寫對原住民的印象,有的融入與原住民接觸的真實經驗;有的援用舊有文獻對原住民的描繪;有的以想像之筆,用詩文描寫原住民的生活風俗。在歌詠純真的光譜上,族人的出草、紋面、牽手吟唱、彈奏口簧琴、狩獵等,都是作家筆下常見的族群風貌。

      文學互動:巨蛇吞鹿

      佐山融吉、大西吉壽《生蕃傳說集 》

      佐山融吉、大西吉壽,日本人類學家,1910年代來台,觀察記錄台灣原住民的神話傳說故事,例如泰雅族「糞生人」的神話故事。

      台北:榮町杉田重藏書店,1923年。圖書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柯培元〈熟番歌〉《噶瑪蘭志略》

      柯培元(?~?),字復子,山東歷城人。道光15年(1835)調署噶瑪蘭廳通判,僅一月即離台,後纂成《噶瑪蘭志略》,記事頗為詳瞻。柯氏對原住民處境頗為關注,本詩即在陳述熟番受到欺壓卻投訴無門的苦境。

      台北:台灣銀行,1961年。圖書,許丙丁捐贈。

      《台灣の風景 》

      田村剛(1890~1979),日本倉敷市人,林園學者,昭和3年(1928)來台,參與太魯閣國立公園候補地考察,將其所見所經之地,繪測撰寫成《臺灣の風景》一書,由日本東京雄山閣出版。

      圖書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「口簧琴」

      綠斧固‧悟登(1932~),漢名黃貴潮,台東縣阿美族。口簧琴各族多有之。在社會功能上,不分男女老少皆可演奏,無論是在信號傳達、娛樂、求偶、慶典婚宴、舞蹈等皆有其意義與價值。

      「口簧琴」,綠斧固‧悟登製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山風海雨,通過文學照映時代下人們的心靈,寫景詠物,深味其中,別具寓意。明鄭以降的來台者透過自己熟悉的語文類,寫台灣的壯麗山河、特殊景致、水果物產之際,也折射出兩種心情:一則以外來者的眼光,驚嘆眼前奇景,表露異國情調之思,台灣是帝國想望的南方;一則懷抱客居的心情,眼前山海觸發思鄉之情,藉景抒發離家之鬱,台灣化身為撫慰遊子的新故鄉。

      驚嘆異景

      亞熱帶的氣候,大陸與海洋的交界,孕育了台灣獨特的地景與生態,在外來移民眼中,充滿異國情調。清領時期的文人以八景聯作,吟詠采風;日治時期的日人以鳳梨、芭蕉葉等南國物種,編入帝國寶庫。在這些驚奇的眼光中,深藏了各樣語彙與修辭,「台灣」成為可供探索、收藏的對象,也被觀看、被代言。

      鄉愁銘刻

      不同時代的作家離開原鄉來到台灣,他們寄寓山海地景,書寫各自的鄉愁與時代。在20世紀中葉以降,思鄉情切的書寫不絕,流露家國之變,無法歸鄉之憾;詠物懷鄉,成為人們傳誦的佳作,當中銘刻的鄉愁,從不因時過境遷而淡色,而最終則歸於腳下的新故鄉。

      梁啟超〈海桑吟〉

      梁啟超(1873~1929),字卓如,廣東新會人。曾協助康有為著書立說,參與戊戌政變,後逃亡日本。大正元年﹝1911﹞,自日本橫濱港啟程,前往台灣,各地遊歷,將一路上的觀感情思,寫成《海桑吟》一卷,惜無定本流傳。

      手稿影本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西川滿《媽祖》第三卷4號─終刊號

      西川滿(1908~1999),日本若松市人,明治43年﹝1910﹞隨父西川純來台,定居、求學,參與台灣文壇創作及社團活動。1934年創設「媽祖書房」,發行《媽祖》雜誌,每期封面皆有日人立石鐵臣、官田彌太郎的版畫作品,發行至1938年停刊。

      台北:媽祖書房,1937年。期刊,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商禽〈峨眉山的函數〉

      商禽(1930~2010),原名羅顯衍,四川珙縣人。1950年隨軍到台,開始發表新詩,並加入《創世紀》詩社,參與了現代詩主義流派的實驗與定位。〈峨眉山的函數〉為馬悅然《另一種鄉愁》的序文,瑞典漢學家馬閱悅然因欣賞商禽之詩,故譯為英文及瑞典文出版,使商禽之詩得以為外國文壇所識。

      手稿,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朱西寗《華太平家傳》

      朱西甯﹝1927~1998﹞,山東臨朐人。1949年來台,最後一部作品《華太平家傳》自晚清時期開始,歷經18年,數十萬字,描述變動的時局下,平常百姓的生活及其內心的想法與爭扎。

      1980年代,手稿,朱天文捐贈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緣於文學的摹寫,地景空間有了故事與歸屬,這是文學魅力所在。無論是山林、河海,或是鄉土、城市,文學作品中的場景,不僅給予讀者如臨現場之感,也詩畫了天地,涵詠作家的心靈內在。

      作家藉由不同地景的描繪,書寫人們對空間的記憶、與生活的互動姿態、於現實的期盼,將生命歸屬於這片生養萬物的土地。

      詩畫天地

      作家用筆寫出的「天地」,不僅是其內在世界的圖畫,也是詩情落實的所在。表現出工業化之後,農村面貌和城市景觀的改變;摹寫了離島的地景與聲色,以及東西方相異的人文歷史,既是作家的內在省視蘊含對空間記憶的追溯、對生活的期待與對未來的前瞻。

      臨摹河海

      依傍的河海處有著作家的故鄉與成長的回憶,堪稱文學的血脈。如山城林野,有各族群在現代經濟與傳統農業夾縫中的生活樣貌,相對於大城市的喧囂繁華,西部海濱的窮苦匱乏、東部山地的荒蕪不堪,卻是人們奉獻職志的歸處;漁村有冷冽的海風,有惡劣的天候,但開朗的討海漁人,也有作家人生態度的寄寓;原住民心中的玉山,不僅是膜拜之源,更是其族群神話的原鄉。各族群不同的語言,相異而繁富的意象世界,有作家對其自身文化的深切思考。

      吳晟〈泥土〉

      吳晟﹝1944~﹞,本名吳勝雄,彰化人。吳晟作品多以詩為主,大部份自生活體驗中醞釀出來,將詩人對生命體悟的哲理,寄予泥土與大地。其作品分別由音樂人羅大佑、吳志寧等人譜曲發行。

      重謄手稿,吳晟提供。

      林梵〈靜浦的阿美族小孩〉

      林梵﹝1950~﹞,本名林瑞明,台南人。林梵為歷史學研究者,同時也創作,以詩為主。〈雅美人的蘭嶼〉發表於1984年,當時原住民文學正在蘊釀發展,林梵寫實詩風充滿象徵意味的新詩,為蘭嶼的風情描繪最生動的圖畫。

      1980年代手稿,林瑞明提供。

      楊牧〈池南荖溪〉

      楊牧(1940—),本名王靖獻,花蓮人。〈池南老溪〉收錄於《介殼蟲》一書。在這首詩中楊牧試圖將詩營造成如音樂般的藝術,在池南荖溪畔層出不窮的生靈,演繹出一首奏鳴曲,在接連閃現的自然生物輕聲撞擊所發出的聲響,讓讀者進入讀詩與聆賞音樂的境界。

      1980年代手稿,楊牧提供。

      王昶雄〈淡水河的漣漪〉

      王昶雄﹝1916~2000﹞,本名王榮生,台北人。〈淡水河的漣漪〉是王昶雄於1939年首度投稿「台灣新民報」的作品,戰後被譯為中文於「台灣新聞報」連載,此作對在地風情多有描述,也是日常生活所見之感。

      手稿,王昶雄家屬捐贈。

      廖鴻基〈黑與白〉

      廖鴻基﹝1957~﹞,花蓮。廖鴻基長期投入海洋生態保育工作,〈黑與白〉廖鴻基參與保育花蓮海域黥類生態計畫過程中預見虎鯨的經過,而黑與白即是虎鯨腹背的顏色,意指其爽直不做作的性格。

      手稿,廖鴻基提供。

      郭水潭〈海は広いよ—嫁意で行く妹に〉〈廣闊的海〉

      郭水潭(1907~1995),台南佳里人,日治時期鹽分地帶作家。日文新詩〈〈海は広いよ—嫁意で行く妹に〉,譯為〈廣闊的海〉,深刻的描述送妹妹出嫁的心情,並兼述鹽分海景,蒼白亦感傷。

      1930年代。手稿,郭昇平捐贈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不同時空聚集、落地生根的各族群,其語言、風俗等相異的文化特色,在不同歷史時期相遇之際,自然產生競生關係,然土地承載人們的生活,也在種種衝突中尋求摩合之道。不同的階段與思維,初在武力上激進強烈,後在文化上,因著生活空間的重疊,逐漸產生重層複雜的關聯,各族群之間,經由競爭與合作,也開始學習相互理解、接受差異,於是而有真摯聆聽彼此生命經驗的心聲,開啟與共同歷史的對話,達到共生與綻放,成為多元族群發展的樣貌。這些豐富的經驗,影響並型塑出台灣文學多樣的心靈景象,與璀璨的文化。

      此展區,我們將透過描繪各族群間,時而競爭對抗、時而協力合作的文本,傳達「競生與磨合」的主題,在不同書寫文類中,文學之筆寫下各種語言、形式創作的文學作品,創造「共生與綻放」的文學天地,展現不同時代作家關懷的重心。此外,也將透過文人以辦刊結社等文學活動,表現其不斷思索「如何成為『我們』」、「族群共榮如何可能」的精神軌跡,一同展現出多音交響多元豐饒厚實的文學內在世界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在時間長河裡,各族群或因生活競爭而互相扞格,或為抵抗外侮而結盟合作,這必經的路,走來儘管艱辛,卻也逐步絡印屬於台灣的特色。 歷經分類械鬥、官逼民反、反殖民抵抗及語言壓制,留下歷史傷痕,但同時也在不斷衝突中,互相摸索、認識,並學習尊重彼此的差異。而各族群間交疊複雜的競爭、對抗與團結合作等關係,一直是文學的重要主題;作家也以文學掌燈,省思族群和諧之意,在描繪生存之爭,也引發文化覺醒,論辯書寫,討論未來,引領人們走出衝突關係的迷宮,開展競生後的磨合,形成台灣獨特的本土文學。

      生存之爭

      早期來台拓墾的族群之間,由於生存利益競爭、原鄉意識衝突,時常發生武裝分類械鬥;但面對新來統治者的壓迫,有時也會形成團結抵抗的合作關係,挺身保衛依存的這塊土地。統治者也可能居間分化,擴大族群間的生存利害,破壞彼此和諧。然文人身處在其中,堅持以如椽之筆,訴說、描繪內心的世界。

      文化覺醒

      被殖民的時代,當權者先以武力,後以現代化文明的種種手段作為包裝,壓制、改變人民的生活權利與樣態;為翻轉被壓迫的命運,人們展開各式社會、文化運動,提出改革主張,訴求弱勢族群團結合作。在各歷史時期,總有對社會深切關懷的作家,不僅以筆見證了文化上的壓迫與反抗,更親自投身各式運動。

      語言交匯

      文學作品,時常有同一篇出現不同語言的情形,十足展現了多族群特色。而不同歷史階段的國語政策,雖然使得文化特色相異的各族群,透過共通語言減少誤解衝突,但也造成文化場域中的位階現象,有的掌握優勢的語言書寫,有的發聲位置總是不好。然在文人的筆下,不同族群也可能經由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好奇、接觸,克服語言差異,找到接納彼此的相容方式。

      文學互動:一桿秤仔

      鄭用錫〈勸和論〉《北郭園詩鈔》

      鄭用錫﹝1788~1858﹞,竹塹人﹝今新竹﹞。咸豐3年﹝1853﹞,漳泉分類械鬥起,鄭氏寫〈勸和論〉並親赴各莊排解糾紛,期待在多元移民的社會中,締造和平共處的空間。

      台北:台灣銀行,1987年。圖書,許丙丁捐贈。

      邱家洪《台灣大風雲》

      邱家洪(1933~),台中人。《台灣大風雲》為其2002年時以70歲之齡創作的台灣大河小說計230萬字,以「二戰浩劫」、「消失的帝國」、「二二八驚魂」共6章寫出台灣近代歷程與人民生活的樣態。

      手稿,邱家洪捐贈。

      李喬《寒夜》三部曲

      李喬﹝1934~﹞,本名李能棋,苗栗人。《寒夜》三部曲分別為《寒夜》、《孤燈》、《荒村》。《寒夜》寫的是土地的故事,先祖百年的拓墾,從衝突到患難的過程,因著尋找根而依賴土地,產生痛苦的生存記憶。

      1979年。手稿,李喬提供。

      鍾肇政〈「台灣人三部曲」時代背景〉

      鍾肇政﹝1925~﹞,桃園龍潭人。1967年鍾肇政開始發表「台灣人三部曲」的第一部《沉淪》後開始陸續完成《滄溟行》、《插天山之歌》,以客家人在台灣的生活史為材料,透視整個台灣、社會的動向,剖析台灣人被殖民的遭遇和抗爭。

      1925年。手稿,鍾肇政捐贈。

      蔡培火 《十項管見》

      蔡培火﹝1889~1983﹞,雲林北港人。《Chap-Hang Koan-Kian》 (十項管見)於1925年出版,以白話字書寫的散文著作,作者提出十項振興台灣文化的看法及觀點,以期啟發台灣人民的社會教育。

      1925年。圖書,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東方白《浪淘沙》

      東方白﹝1938~﹞,台北人。1991年完成歷時11年創作的《浪淘沙》,以三個家族探討族群問題,以多元語言及俗諺,跨越國籍、種族的界線,在悲歡離合的動盪中給予人本關懷。

      1980年代。手稿,東方白捐贈。

      林海音〈蟹殼黃〉《綠藻與鹹蛋》

      林海音﹝1918~2001﹞,苗栗頭份人。〈蟹殼黃〉描述戰後初期外省人、本省人經由食物交會之景,外省男性計較不同省分來歷爭吵不休,最後由本省女性安定局面,透過語言展現在反共氛圍中,既已在此立足,就該思考落地生根了。

      台北:純文學,1982年。圖書 夏祖焯捐贈。

      葉石濤〈開拓台灣小說的時空 〉

      葉石濤﹝1925~2008﹞,台南人。〈開拓台灣小說的時空〉是葉石濤對1920年代以來台灣文學發展的概況作一敘述,並提出台灣文學的小說創作,應要有更寬闊的視野,題材需觸及各族群,內容方能豐富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葉石濤捐贈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從跨越語言文化的藩籬,走向理解並尊重彼此差異,到確立、重振自我認同,以我手寫我聲,展開各式文學活動,以此來化解族群競生之魔咒。作家們藉由「我族」價值的思辨,在書寫中展現豐饒多元的內在,並以自身實踐共生共榮的族群關係,培植文學家族之樹以期結實累累。各族群的作家以發展文學為前提攜手合作,銜接新舊,不分你我,開啟對話關係,進而吸納彼此的文化養分,相容彼此的生命視野,共同打造出屬於「我們」共生與綻放的文學榮景。

      我手寫我聲

      從1920年代,文史家整理民間歌謠、故事刊行出版,到1980年代民主化浪潮中,各族群自主推動本土化、原住民之還我母語河山等運動,進而組織文學團體創辦,雜誌及文學獎,這些活動皆主張回歸我族文化,從庶民的生活及傳統出發,記錄地方歷史,並鼓勵以母語書寫族群的生活故事。

      家族書寫

      面對認同分歧的社會,作家以家族故事為書寫素材,述說其尋索父系與母系族群認同的生命軌跡,並觀照自身與家庭成員間的族群生活經驗,從中追本溯源,理解差異,進而重新建構自身主體,營造生活空間,孕育生命,並在代代血脈中傳遞反省及回應歷史糾結的內在課題。

      「我們」的文學

      當文學面對政治社會的變革,儘管有噤聲之令,仍有以推動文學發展為前提,懷抱理想而辦刊結社的文學工作者,以開放的胸襟,不分族群,禮遇前輩作家及提攜後進,提供討論交流與創作發表園地,希望藉由共同合作,協力耕耘,灌溉屬於「我們」的文學花園,並期待繁花綻放的文學榮景。

      李獻璋《台灣民間文學集》

      李獻璋﹝1904~1999﹞,桃園大溪人。1930年代子李獻章開始蒐集民間文學故事,共計近千首的歌謠與22篇故事,進行校訂後付印,開啟研究民間文學之風,並呼籲不應一昧媚外,而應低頭檢視自己所處之地的文學寶藏。

      1936年。圖書,吳守禮家屬捐贈。

      杜潘芳格〈相思樹〉

      杜潘芳格﹝1927~﹞,新竹新浦人。客語詩〈相思樹〉的創作草稿,從中可見詩人以寫作發聲的歷程,原已熟稔日語寫作的杜潘芳格,戰後對於自己的客家母語開始有自覺並化為實際行動。此詩寫的是台灣島嶼風土的景觀,也隱喻詩人自己,跨越語言世代的她,在這島嶼上有著以詩傳承文化的使命。

      1968年。手稿,杜潘芳格捐贈。

      娃利斯‧羅干《泰雅腳蹤》

      娃利斯.羅干(1967),台中和平泰雅族。《泰雅腳蹤》完成於1990年代,以羅馬字書寫泰雅語,同時以華語對照,以小說形式呈現泰雅族人的生命力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娃利斯‧羅干捐贈。

      葉步月《七色之心》

      葉步月﹝1907~1968﹞,本名葉炳輝,台北人。完成於1960年代的家族小說《七色之心》,以祖孫三代相處的文化衝突,以及主角爬升至上流社會的奮鬥歷程其其心中的愛憎糾葛。

      1960年代。手稿,葉步月家屬捐贈。

      格拉樂‧阿女烏〈紅嘴巴的VuVu〉

      利格拉樂‧阿女烏﹝1969~﹞,屏東排灣族。在原住民家族中年紀最大的族老,晚輩通常稱祖母輩為VuVu,作者以書寫VuVu及家族故事呈現族人生命與部落不可分割的關係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利格拉樂‧阿女烏提供。

      陳燁《泥河》

      陳燁(1959~2011),本名陳春秀,台南人。《泥河》敘述的是台南府城世家「林家」三代的故事,自日治到戰後,小說人物經歷了台灣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,1989年出版正值解嚴初期,以小說手法涉及二二八事件,亦為特殊。

      1989年。圖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藏。

      〈刊前序語〉

      《台灣新生報》「橋」副刊於1947年創刊。主編歌雷,在〈刊前序語〉中提到「橋象徵新舊交替,橋象徵從陌生到友情,象徵一個新天地,橋象徵一個展開的新世紀」為經歷戰爭後的初期文壇,提出一個合作、共同體的願景。

      《台灣新生報》「橋」副刊,1947/8/1

      《文藝台灣》創刊號

      《文藝台灣》1940年創刊,西川滿創辦、主編。企圖「成為台灣文化的支柱重心」內容多元,小說、詩、劇本、徘句、短歌等,參與者台、日作家皆有之,後期多刊登與戰爭時局相關的作品。

      1940年。期刊,龍瑛宗捐贈。

      齊邦媛《巨流河》第十章。

      齊邦媛﹝1924~﹞,遼寧鐵嶺人。此篇手稿為《巨流河》的一章。齊邦媛於1970年代開始展開中書外譯工作,向國際文壇推動台灣文學至關於介紹台灣文學,奠定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壇交流的基礎。

      手稿,齊邦媛提供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從日治時期開始,台灣歷經各種現代思潮的衝擊,社會的發展,也產生了劇烈的改變。不論是對差異的空間、生存樣貌的書寫,或者檢視文學作品,性別意識的逐步開拓,都可看見台灣在面對現代思潮時,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,隨著歷史的齒輪不斷前進,台灣對於現代文明的吸納,亦有其自身獨特的轉化方法。

      也因著台灣位居重要的地理位置,其文學的視野,自始自終都與外界的衍變,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藉由出版和翻譯事業的奠基,台灣的文學作品,不再只是向內部發聲,也開始與其他不同境域的文學,產生交互激盪的共鳴。如今,現代科技媒介的日新月異,已成為世界共通的趨勢,文學書寫方式,也讓每個停留在電腦前的讀者,都能擁有機會進行創作、發表,與他人互動,與自己的文學心靈展開對話。

      於是在這一展區,我們將呈現思潮的變化、多樣的寫作形態和文學類型,引領人們閱讀與自身及地土相關的文本,感受多元的魅力;站在自己的鄉土上,面向世界的文學內在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現代的社會,變化始終不斷,作家書寫不同歷史階段的生活情境,詳實記錄現代生活空間的衍變,反映人們如何感受現代的面容,照見不同的生存樣態。 各種現代精神與文學思潮,是作家創新書寫的養分。都市空間的快速變化,讓居住其中的人們倍感便利,也激發作家寫下諸多的喟嘆和省思。書寫作為一種力量,在鄉村與其生存人物的描繪中,看見不同土地上的住民,聽見不同價值觀的生活呼聲;在自然寫作裡,聽見自然與現代文明的對話,以及人與土地之間倫理關係的省思樂章。

      廣納思潮

      1920年代,台灣開始大量的現代化建設,改變了當時的日常庶民社會。當時的作家,以文筆如實反映接收現代文明價值的種種境況。1950年代以後,現代精神與各類的文學思潮,受到西方影響;文學社團不斷成立、文學出版與傳播媒介興起、文學活動交流舉辦,各式新穎的文體與寫作技巧,也在不斷地試探與摸索。

      城市之光

      城市的現代之光固然耀眼,但在這光線照耀的背後,還有許多值得注目的角落,作家們以其文學之筆,如是對讀者娓娓訴說他們的關懷。 從20世紀之初展現城市文明,到世紀中末期的高舉「都市文學」的書寫活動作家們對於進入下一世紀的城市生活,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現象觀察,思索文明真諦以及人心人性的變與不變。

      吾鄉吾土

      農村是吾鄉;礦區、林場和漁村,亦是許多人生長其中的家園。 從1920年代以降,鄉土文學創作未曾間斷。鄉土議題的書寫者,將文字落實為耕耘社會的鐵鍬,刻寫大地,以文學作為感觸底層人物心靈的探照燈,作家關懷台灣農、林、漁、礦、工等人物的生活情境,並進而為不同時代的他們,刻寫出不同的生存價值。

      自然寫作

      「經濟起飛」是1970年代後,人們逐漸耳熟能詳的辭彙,但伴隨而來的,卻是一連串工業污染、土地過度開發與環保公害問題。 作家深入現場、寫作報導文學,以筆抗議,為自然請命;或悠遊其中,提倡素樸的生活哲學;或藉由與自然的交會,探索文明發展與土地之間的倫理關係。作家筆下的「自然」,不再只是被觀賞的山海鳥獸,而是人類共生共存、生活群體的一部份。

      《フォルモサ》創刊號

      《フォルモサ》﹝福爾摩沙﹞於1933年創刊,發行3期,由在日本東京組成「台灣藝術研究會」的台灣留學生所創辦,如王白淵、吳坤煌、巫永福等人籌組,蘇維熊主編。作品包括對鄉土文學、社會主義思潮等關注。

      1933年,期刊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《文學雜誌》創刊號

      《文學雜誌》於1956年創刊,夏濟安主編,在1950年代反共之風盛行,夏濟安、吳魯芹、林以亮等人企圖為文學尋找自由的空間,對現代主義在台灣的開展,有其關鍵位置。

      期刊,張默捐贈。

      《劇場》雜誌創刊號

      《劇場》雜誌於1965年創刊,發行9期。《劇場》在台灣的戒嚴時期,引進當代前衛及現代主義之藝術潮流,標舉顛覆成為創舉。此雜誌吸引文學、電影、舞台劇等人才自由創作,並翻譯不少重要的外國戲劇及作品。

      期刊,鄭采卿捐贈。

      葉笛譯〈東京郊外浪人街──高圓寺一帶 〉

      翁鬧﹝1908~?﹞,彰化社頭人。1934年前往日本東京留學,1935年至東京都市之外的高圓寺,過著窮困的生活。此作品,對於高圓寺文藝青年的浪人生活有深刻的描寫,與作者本身有所相應。

      手稿,葉蓁蓁捐贈。

      林燿德〈從都市到海洋〉

      林耀德﹝1963~1996﹞,台北市人。1980年代,林耀德提倡都市文學,並以創作予以實踐。有關都市的定義,論者認為林耀德有著對社會發展變遷、矛頓與衝突的人文觀照,「都市」及「海洋」即是一種對應面向。

      1985年手稿 ,朱學恕創大海洋詩雜誌 。

      邱妙津〈離心率〉

      邱妙津﹝1969~1995﹞,彰化人。〈離心率〉今存手稿影本。此篇作品表現了後設小說的敘事特徵,在豐富的文字展演下,都市街道的圍繞中,作者有其關注資本主義在家庭與社會結構中造成的苦難。

      手稿影本,1990年。賴香吟提供。

      鍾鐵民〈牛車〉

      鍾鐵民﹝1941~2011﹞,高雄美濃人。鍾鐵民的創作皆以農村為核心,所寫為農民,並實際參與護守家鄉的環保運動。〈余忠雄的春天〉從教育觀點出發,寫農村教育與升學問題,具有社會意識及人道關懷。

      鄭炯明捐贈

      張文環〈閹雞〉

      張文環﹝1909~1978﹞,嘉義梅山人。1942年完成的〈閹雞〉,刊登在《台灣文學》2卷3號,描寫女主角月里從宿命觀到覺醒的堅苦歷程,張文環透過女性為自己的身體和未來作主,剖析傳統文化的冷酷無情,極具突破性的手法。

      重謄稿,張玉環捐贈。

      李魁賢〈祈禱〉

      李魁賢﹝1937~﹞,台北淡水人。1980年代的新詩〈愛是我的信仰〉,表述著詩人對土地、故鄉的熱愛,對真理的執著,對不義之事予以反擊,詩人應要有精神堡壘,才有針砭社會的力量,這是愛的信仰。

      手稿,李魁賢提供。

      馬以工〈寂靜的春天〉

      馬以工﹝1948~﹞,台北人。1980年代以書寫環境議題,推動環保教育,馬以工也翻譯了瑞秋‧卡森的《寂靜的春天》,讓台灣更多人領略人類與自然之間共處之道。

      翻譯,手稿,馬以工捐贈。

      劉克襄〈大錦蘭〉、〈傷口物語〉

      劉克襄﹝1957~﹞,本名劉資槐,台中烏日人。劉克襄隨機使用紙張寫下創作的題材,〈大錦蘭〉﹝後來成為〈大錦蘭的冬天〉﹞、〈傷口物語〉皆收錄在2001年出版的《最美麗的時候》,融合了詩與自然,自然與寫作的萬種風情。

      2000年代。手稿,劉克襄提供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文學作品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「最佳女主角」,在男性作家與女性作家筆下,各有不同的身體姿態。隨著台灣社會的進程,也有不同的角色演出。兩性的雙眼,猶如不同角度的照相機,記錄了不一樣的時代感受,也捕捉了不一樣的美麗與哀愁。 不同的時代,可能有的青春煩亂、愛情習題、性慾探索、困境的超越、自我的實現。女性文學、青春敘事、情慾書寫與同志小說等議題,為文學開出奇花異朵。從1970年代的女權運動,到1990年代之後的性別解放與性別流動,性別議題隨著台灣社會不同階段的發展,影響文學中截然不同的女性呼聲與身影。

      女性文學

      在戰後的文學版圖裡,女作家是重要的生力軍。她們的抒情美文是膾炙人口的示範作品。從家國散文、現代主義的小說實驗,到女性意識的萌發與探索,到女權的聲張,女作家的寫作題材,從家庭生活到國家認同,從個體到集體,提出女性觀點的省思。

      青春正盛

      隔壁班的男生、鄰校的女生、同性之愛、異性之戀,在成長大的過程裡,對於青春,每個人都有許多難以名狀的心事。文學捕捉了青春年少時眼中的異性,以及兩性關係的想像的世界;同時也記錄了不同時代的社會中,青少年成長的旅程。

      情慾書寫

      情慾的書寫,從禁書到得獎小說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從性壓抑到感官書寫,文學呈現了女性地位的轉變以及性別解放的歷程。情慾書寫不再只是自我的探索,它也思考著身體與權力,以及國族、政治,與身分認同之間的難題。

      性別越界

      在保守的時代,已有以同志為書寫對象的作品,呈現傳宗接代的價值觀的束縛,以及與家庭倫理的扞格。1990年代以後,社會更為開放,寫作主題轉變,同志小說蔚為風潮,大膽面對情慾以及身分認同等議題,逐漸打破男女二元對立的疆界,開展跨性別的多元觀點。

      袁瓊瓊〈自己的天空〉

      袁瓊瓊﹝1950~﹞,新竹人。1980年代,在台灣經濟起飛,工商業發達的環境中,作者以現代人的敏感和人情事故的聯繫,觀察女性心理和轉變社會中的男女倫常,深入描寫情感問題。

      重謄稿,袁瓊瓊提供。

      廖輝英《油麻菜籽》

      廖輝英﹝1948~﹞,台中豐原人。1980年代之作,由女主角回憶從幼年至結婚的家庭事件。「油麻菜籽」生命力強,不管土地多麼貧瘠都能存活,作者取其名,表徵女性角色的生命軔性。

      重謄稿,廖輝英提供。

      林海音〈燭心〉,《燭蕊》

      林海音﹝1918~2001﹞,苗栗頭份人。林海音的〈燭〉描述舊式封建時代裡的悲劇女性命運,小說裡沒有苦悶焦灼的吶喊,也沒有撕心斷腸的痛哭,卻在平靜和緩的敘述中自然且充分地流露女性人物的無盡哀愁。

      台北 純文學,1981年。圖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夏烈〈白門,再見!〉

      夏烈﹝1940﹞,本名夏祖焯,北京出生,成長於台北。〈白門,再見!〉是夏烈刊登在建中校刊上的短篇小說,描述高中的青澀年懷,男孩們話題中的白門幾乎不出聲,卻令人為之瘋狂,然最終仍面臨幻滅,這就是青春。

      手稿,重謄稿,2004年,夏祖焯捐贈。

      李潼《再見天人菊》

      李潼(1953~2004),本名賴西安,花蓮人。小說以澎湖為場景,7位少年共同的青春歲月,立下長大後20年後再見的約定。故然守約不易,然深刻的記憶和情感,守護人生的變化,李潼以浪漫情懷鋪陳了見證生命歷程的故事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祝建太捐贈。

      林懷民《變形虹》

      林懷民﹝1947~﹞,嘉義新港人。《變形虹》是林懷民的第一本小說,透過百無聊賴、找不到生存的意義、成天鬼混卻又不覺得快樂的大學生,在晦暗的青春,急速變遷的時代,何去何從的吶喊,都是文中大呼「無聊」的青春。

      台北 水牛,1968年。圖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鄭清文 〈相思子花〉

      鄭清文﹝1932~﹞,台北人。〈相思子花〉以女性為主角的短篇小說,兩性之間傳統的保守與分際,平靜的筆調,緩緩道出消逝的時間,未竟的事情,如果時光倒轉,日子會有什麼改變等自我提問。

      1980年代。手稿,鄭清文提供。

      平路〈歧路家園〉

      平路﹝1953~﹞,高雄人。〈岐路家園〉是《百齡箋》的其中一篇小說,指出了歷史本來就是一筆帳,當下人際情誼反倒更為具體,平路熟捻處理國族與性之間糾結的題材,成了另一種書寫模式。

      1990年代,手稿,平路提供。

      紀大偉〈他的眼底,你的掌心 ,即將綻放一朵紅玫瑰〉

      紀大偉﹝1972~﹞,台中大甲人。2000年左右發表的〈他的眼底,你的掌心 ,即將綻放一朵紅玫瑰〉收錄在《感官世界》,作者認為性是流動的,大破性的二元,故事中變異的精子就是異性戀神話的破解。

      重謄稿,紀大偉提供。

      阮慶岳〈林秀子一家〉

      阮慶岳﹝1957~﹞,〈林秀子一家〉為《東湖三部曲》中的一部曲,圍繞林秀子的一生,不幸與悲傷,抽絲剝繭去尋找救贖。

      手稿,阮慶岳提供。

      洪凌〈異端吸血鬼列傳〉

      洪凌﹝1971~﹞,台中人。1990年代的作品〈異端吸血鬼列傳〉,是洪凌置入科幻的元素,並給予在語言與文類上的雜種性。關於情色的書寫,「血」的象徵,洪凌認為是耽美的表現,也是持續創寫的動力。

      重謄稿,洪凌提供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歷經各種現代思潮洗禮的台灣,在接納世界的同時,也將自己推向世界。當台灣作家因作品被翻譯成外語,走入世界文壇之時;也有國外學者因此而認識台灣文學,進而加入了創作、研究的領域。 至今,台灣已成為全球華文文學最重要的活動場域,透過出版,跨越地理疆界,開展出華語語系文學的可能版圖;而隨著數位新時代的到來,台灣文學與世界的連結更加緊密,文學書寫形式的改變,也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作家,增添台灣文學的多元發展,結纍出豐饒的果實。

      華文在台灣

      1949年後,台灣以「自由中國」為定位,在中華文化的宣揚以及僑務政策的推動下,吸引不少華裔僑民來台取經,或求學,或從事文學活動;同時,因為國際的冷戰結構,台灣與香港文化圈而得以有所交往。1980年代以後,台灣的文學獎以及出版條件,激勵華文作家跨越地理疆界,紛紛在台灣綻放異彩。

      數位新時代

      作為一種前衛書寫,數位文學肇端於1980年代;1990年代,「電子佈告欄系統(BBS)」問世,作家在傳統寫作的白紙黑字之外,有了新的書寫媒介與創作形式。2000年前後,網路新聞台、部落格等紛紛設立,平面媒體優勢不再,以往的文學發表形式改變了。在虛擬的空間裡,讀者不再只是被動閱讀,他們可以主動即時、雙向的參與文學傳播,網路已然賦予人們更親近文學的新空間。



      文學互動:數位新時代

      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》

      主要為與杜國清往來之傳真信件。有關在美國發行的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》其構思規劃和實踐。

      張錦忠《關於馬華文學》

      張錦忠﹝1956~﹞,馬來西亞彭亨州人,為馬華文學在台灣作為一學術論述,此稿件為即將付印前,作者修正稿。

      手稿資料,張錦忠捐贈。

      黃錦樹〈神州 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〉

      黃錦樹﹝1967~﹞,馬來西亞柔佛州人。此作品呈現馬華文學在台灣論述漸漸形成,經由台灣的人文學術資源,解釋馬華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,和中國及台灣文學等場域的關聯。

      手稿,黃錦樹提供。

      更多

文學世界

    • 「口簧琴」

      綠斧固‧悟登(1932~),漢名黃貴潮,台東縣阿美族。口簧琴各族多有之。在社會功能上,不分男女老少皆可演奏,無論是在信號傳達、娛樂、求偶、慶典婚宴、舞蹈等皆有其意義與價值。

      「口簧琴」,綠斧固‧悟登製。

      田村剛《台灣の風景 》

      田村剛(1890~1979),日本倉敷市人,林園學者,昭和3年(1928)來台,參與太魯閣國立公園候補地考察,將其所見所經之地,繪測撰寫成《臺灣の風景》一書,由日本東京雄山閣出版。

      圖書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柯培元〈熟番歌〉,《噶瑪蘭志略》

      柯培元(?~?),字復子,山東歷城人。道光15年(1835)調署噶瑪蘭廳通判,僅一月即離台,後纂成《噶瑪蘭志略》,記事頗為詳瞻。柯氏對原住民處境頗為關注,本詩即在陳述熟番受到欺壓卻投訴無門的苦境。

      台北:台灣銀行,1961年。圖書,許丙丁捐贈。

      佐山融吉、大西吉壽,《生蕃傳說集 》

      佐山融吉、大西吉壽,日本人類學家,1910年代來台,觀察記錄台灣原住民的神話傳說故事,例如泰雅族「糞生人」的神話故事。

      台北:榮町杉田重藏書店,1923年。圖書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梁啟超〈海桑吟〉

      梁啟超(1873~1929),字卓如,廣東新會人。曾協助康有為著書立說,參與戊戌政變,後逃亡日本。大正元年﹝1911﹞,自日本橫濱港啟程,前往台灣,各地遊歷,將一路上的觀感情思,寫成《海桑吟》一卷,惜無定本流傳。

      手稿影本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西川滿《媽祖》第三卷4號─終刊號

      西川滿(1908~1999),日本若松市人,明治43年﹝1910﹞隨父西川純來台,定居、求學,參與台灣文壇創作及社團活動。1934年創設「媽祖書房」,發行《媽祖》雜誌,每期封面皆有日人立石鐵臣、官田彌太郎的版畫作品,發行至1938年停刊。

      台北:媽祖書房,1937年。期刊,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商禽〈峨眉山的函數〉

      商禽(1930~2010),原名羅顯衍,四川珙縣人。1950年隨軍到台,開始發表新詩,並加入《創世紀》詩社,參與了現代詩主義流派的實驗與定位。〈峨眉山的函數〉為馬悅然《另一種鄉愁》的序文,瑞典漢學家馬閱悅然因欣賞商禽之詩,故譯為英文及瑞典文出版,使商禽之詩得以為外國文壇所識。

      手稿,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朱西寗《華太平家傳》

      朱西甯﹝1927~1998﹞,山東臨朐人。1949年來台,最後一部作品《華太平家傳》自晚清時期開始,歷經18年,數十萬字,描述變動的時局下,平常百姓的生活及其內心的想法與爭扎。

      1980年代,手稿,朱天文捐贈。

      吳晟〈泥土〉

      吳晟﹝1944~﹞,本名吳勝雄,彰化人。吳晟作品多以詩為主,大部份自生活體驗中醞釀出來,將詩人對生命體悟的哲理,寄予泥土與大地。其作品分別由音樂人羅大佑、吳志寧等人譜曲發行。

      重謄手稿,吳晟提供。

      林梵〈靜浦的阿美族小孩〉

      林梵﹝1950~﹞,本名林瑞明,台南人。林梵為歷史學研究者,同時也創作,以詩為主。〈雅美人的蘭嶼〉發表於1984年,當時原住民文學正在蘊釀發展,林梵寫實詩風充滿象徵意味的新詩,為蘭嶼的風情描繪最生動的圖畫。

      1980年代手稿,林瑞明提供。

      楊牧〈池南荖溪〉

      楊牧(1940—),本名王靖獻,花蓮人。〈池南老溪〉收錄於《介殼蟲》一書。在這首詩中楊牧試圖將詩營造成如音樂般的藝術,在池南荖溪畔層出不窮的生靈,演繹出一首奏鳴曲,在接連閃現的自然生物輕聲撞擊所發出的聲響,讓讀者進入讀詩與聆賞音樂的境界。

      1980年代手稿,楊牧提供。

      王昶雄〈淡水河的漣漪〉

      王昶雄﹝1916~2000﹞,本名王榮生,台北人。〈淡水河的漣漪〉是王昶雄於1939年首度投稿「台灣新民報」的作品,戰後被譯為中文於「台灣新聞報」連載,此作對在地風情多有描述,也是日常生活所見之感。

      手稿,王昶雄家屬捐贈。

      廖鴻基〈黑與白〉

      廖鴻基﹝1957~﹞,花蓮。廖鴻基長期投入海洋生態保育工作,〈黑與白〉廖鴻基參與保育花蓮海域黥類生態計畫過程中預見虎鯨的經過,而黑與白即是虎鯨腹背的顏色,意指其爽直不做作的性格。

      手稿,廖鴻基提供。

      郭水潭〈海は広いよ—嫁意で行く妹に〉〈廣闊的海〉

      郭水潭(1907~1995),台南佳里人,日治時期鹽分地帶作家。日文新詩〈〈海は広いよ—嫁意で行く妹に〉,譯為〈廣闊的海〉,深刻的描述送妹妹出嫁的心情,並兼述鹽分海景,蒼白亦感傷。

      1930年代。手稿,郭昇平捐贈。

      阮慶岳〈林秀子一家〉

      阮慶岳﹝1957~﹞,〈林秀子一家〉為《東湖三部曲》中的一部曲,圍繞林秀子的一生,不幸與悲傷,抽絲剝繭去尋找救贖。

      手稿,阮慶岳提供。

      更多
    • 鄭用錫〈勸和論〉,《北郭園詩鈔》

      鄭用錫﹝1788~1858﹞,竹塹人﹝今新竹﹞。咸豐3年﹝1853﹞,漳泉分類械鬥起,鄭氏寫〈勸和論〉並親赴各莊排解糾紛,期待在多元移民的社會中,締造和平共處的空間。

      台北:台灣銀行,1987年。圖書,許丙丁捐贈。

      邱家洪《台灣大風雲》

      邱家洪(1933~),台中人。《台灣大風雲》為其2002年時以70歲之齡創作的台灣大河小說計230萬字,以「二戰浩劫」、「消失的帝國」、「二二八驚魂」共6章寫出台灣近代歷程與人民生活的樣態。

      手稿,邱家洪捐贈。

      李喬《寒夜》三部曲

      李喬﹝1934~﹞,本名李能棋,苗栗人。《寒夜》三部曲分別為《寒夜》、《孤燈》、《荒村》。《寒夜》寫的是土地的故事,先祖百年的拓墾,從衝突到患難的過程,因著尋找根而依賴土地,產生痛苦的生存記憶。

      1979年。手稿,李喬提供。

      鍾肇政〈「台灣人三部曲」時代背景〉

      鍾肇政﹝1925~﹞,桃園龍潭人。1967年鍾肇政開始發表「台灣人三部曲」的第一部《沉淪》後開始陸續完成《滄溟行》、《插天山之歌》,以客家人在台灣的生活史為材料,透視整個台灣、社會的動向,剖析台灣人被殖民的遭遇和抗爭。

      1925年。手稿,鍾肇政捐贈。

      蔡培火 《十項管見》

      蔡培火﹝1889~1983﹞,雲林北港人。《Chap-Hang Koan-Kian》 (十項管見)於1925年出版,以白話字書寫的散文著作,作者提出十項振興台灣文化的看法及觀點,以期啟發台灣人民的社會教育。

      1925年。圖書,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東方白《浪淘沙》

      東方白﹝1938~﹞,台北人。1991年完成歷時11年創作的《浪淘沙》,以三個家族探討族群問題,以多元語言及俗諺,跨越國籍、種族的界線,在悲歡離合的動盪中給予人本關懷。

      1980年代。手稿,東方白捐贈。

      林海音〈蟹殼黃〉《綠藻與鹹蛋》

      林海音﹝1918~2001﹞,苗栗頭份人。〈蟹殼黃〉描述戰後初期外省人、本省人經由食物交會之景,外省男性計較不同省分來歷爭吵不休,最後由本省女性安定局面,透過語言展現在反共氛圍中,既已在此立足,就該思考落地生根了。

      台北:純文學,1982年。圖書 夏祖焯捐贈。

      葉石濤〈開拓台灣小說的時空 〉

      葉石濤﹝1925~2008﹞,台南人。〈開拓台灣小說的時空〉是葉石濤對1920年代以來台灣文學發展的概況作一敘述,並提出台灣文學的小說創作,應要有更寬闊的視野,題材需觸及各族群,內容方能豐富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葉石濤捐贈。

      李獻璋《台灣民間文學集》

      李獻璋﹝1904~1999﹞,桃園大溪人。1930年代子李獻章開始蒐集民間文學故事,共計近千首的歌謠與22篇故事,進行校訂後付印,開啟研究民間文學之風,並呼籲不應一昧媚外,而應低頭檢視自己所處之地的文學寶藏。

      1936年。圖書,吳守禮家屬捐贈。

      杜潘芳格〈相思樹〉

      杜潘芳格﹝1927~﹞,新竹新浦人。客語詩〈相思樹〉的創作草稿,從中可見詩人以寫作發聲的歷程,原已熟稔日語寫作的杜潘芳格,戰後對於自己的客家母語開始有自覺並化為實際行動。此詩寫的是台灣島嶼風土的景觀,也隱喻詩人自己,跨越語言世代的她,在這島嶼上有著以詩傳承文化的使命。

      1968年。手稿,杜潘芳格捐贈。

      娃利斯‧羅干《泰雅腳蹤》

      娃利斯.羅干(1967),台中和平泰雅族。《泰雅腳蹤》完成於1990年代,以羅馬字書寫泰雅語,同時以華語對照,以小說形式呈現泰雅族人的生命力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娃利斯‧羅干捐贈。

      葉步月《七色之心》

      葉步月﹝1907~1968﹞,本名葉炳輝,台北人。完成於1960年代的家族小說《七色之心》,以祖孫三代相處的文化衝突,以及主角爬升至上流社會的奮鬥歷程其其心中的愛憎糾葛。

      1960年代。手稿,葉步月家屬捐贈。

      格拉樂‧阿女烏,〈紅嘴巴的VuVu〉

      利格拉樂‧阿女烏﹝1969~﹞,屏東排灣族。在原住民家族中年紀最大的族老,晚輩通常稱祖母輩為VuVu,作者以書寫VuVu及家族故事呈現族人生命與部落不可分割的關係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利格拉樂‧阿女烏提供。

      陳燁《泥河》

      陳燁(1959~2011),本名陳春秀,台南人。《泥河》敘述的是台南府城世家「林家」三代的故事,自日治到戰後,小說人物經歷了台灣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,1989年出版正值解嚴初期,以小說手法涉及二二八事件,亦為特殊。

      1989年。圖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藏。

      〈刊前序語〉

      《台灣新生報》「橋」副刊於1947年創刊。主編歌雷,在〈刊前序語〉中提到「橋象徵新舊交替,橋象徵從陌生到友情,象徵一個新天地,橋象徵一個展開的新世紀」為經歷戰爭後的初期文壇,提出一個合作、共同體的願景。

      《台灣新生報》「橋」副刊,1947/8/1

      《文藝台灣》創刊號

      《文藝台灣》1940年創刊,西川滿創辦、主編。企圖「成為台灣文化的支柱重心」內容多元,小說、詩、劇本、徘句、短歌等,參與者台、日作家皆有之,後期多刊登與戰爭時局相關的作品。

      1940年。期刊,龍瑛宗捐贈。

      齊邦媛《巨流河》,第十章。

      齊邦媛﹝1924~﹞,遼寧鐵嶺人。此篇手稿為《巨流河》的一章。齊邦媛於1970年代開始展開中書外譯工作,向國際文壇推動台灣文學至關於介紹台灣文學,奠定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壇交流的基礎。

      手稿,齊邦媛提供。
      更多
    • 《フォルモサ》創刊號

      《フォルモサ》﹝福爾摩沙﹞於1933年創刊,發行3期,由在日本東京組成「台灣藝術研究會」的台灣留學生所創辦,如王白淵、吳坤煌、巫永福等人籌組,蘇維熊主編。作品包括對鄉土文學、社會主義思潮等關注。

      1933年,期刊,黃得時捐贈。

      《文學雜誌》創刊號

      《文學雜誌》於1956年創刊,夏濟安主編,在1950年代反共之風盛行,夏濟安、吳魯芹、林以亮等人企圖為文學尋找自由的空間,對現代主義在台灣的開展,有其關鍵位置。

      期刊,張默捐贈。

      《劇場》雜誌創刊號

      《劇場》雜誌於1965年創刊,發行9期。《劇場》在台灣的戒嚴時期,引進當代前衛及現代主義之藝術潮流,標舉顛覆成為創舉。此雜誌吸引文學、電影、舞台劇等人才自由創作,並翻譯不少重要的外國戲劇及作品。

      期刊,鄭采卿捐贈。

      葉笛譯〈東京郊外浪人街──高圓寺一帶 〉

      翁鬧﹝1908~?﹞,彰化社頭人。1934年前往日本東京留學,1935年至東京都市之外的高圓寺,過著窮困的生活。此作品,對於高圓寺文藝青年的浪人生活有深刻的描寫,與作者本身有所相應。

      手稿,葉蓁蓁捐贈。

      林燿德〈從都市到海洋〉

      林耀德﹝1963~1996﹞,台北市人。1980年代,林耀德提倡都市文學,並以創作予以實踐。有關都市的定義,論者認為林耀德有著對社會發展變遷、矛頓與衝突的人文觀照,「都市」及「海洋」即是一種對應面向。

      1985年手稿 ,朱學恕創大海洋詩雜誌 。

      邱妙津〈離心率〉

      邱妙津﹝1969~1995﹞,彰化人。〈離心率〉今存手稿影本。此篇作品表現了後設小說的敘事特徵,在豐富的文字展演下,都市街道的圍繞中,作者有其關注資本主義在家庭與社會結構中造成的苦難。

      手稿影本,1990年。賴香吟提供。

      鍾鐵民〈牛車〉

      鍾鐵民﹝1941~2011﹞,高雄美濃人。鍾鐵民的創作皆以農村為核心,所寫為農民,並實際參與護守家鄉的環保運動。〈余忠雄的春天〉從教育觀點出發,寫農村教育與升學問題,具有社會意識及人道關懷。

      鄭炯明捐贈

      張文環〈閹雞〉

      張文環﹝1909~1978﹞,嘉義梅山人。1942年完成的〈閹雞〉,刊登在《台灣文學》2卷3號,描寫女主角月里從宿命觀到覺醒的堅苦歷程,張文環透過女性為自己的身體和未來作主,剖析傳統文化的冷酷無情,極具突破性的手法。

      重謄稿,張玉環捐贈。

      李魁賢〈祈禱〉

      李魁賢﹝1937~﹞,台北淡水人。1980年代的新詩〈愛是我的信仰〉,表述著詩人對土地、故鄉的熱愛,對真理的執著,對不義之事予以反擊,詩人應要有精神堡壘,才有針砭社會的力量,這是愛的信仰。

      手稿,李魁賢提供。

      馬以工〈寂靜的春天〉

      馬以工﹝1948~﹞,台北人。1980年代以書寫環境議題,推動環保教育,馬以工也翻譯了瑞秋‧卡森的《寂靜的春天》,讓台灣更多人領略人類與自然之間共處之道。

      翻譯,手稿,馬以工捐贈。

      劉克襄〈大錦蘭〉、〈傷口物語〉

      劉克襄﹝1957~﹞,本名劉資槐,台中烏日人。劉克襄隨機使用紙張寫下創作的題材,〈大錦蘭〉﹝後來成為〈大錦蘭的冬天〉﹞、〈傷口物語〉皆收錄在2001年出版的《最美麗的時候》,融合了詩與自然,自然與寫作的萬種風情。

      2000年代。手稿,劉克襄提供。

      袁瓊瓊〈自己的天空〉

      袁瓊瓊﹝1950~﹞,新竹人。1980年代,在台灣經濟起飛,工商業發達的環境中,作者以現代人的敏感和人情事故的聯繫,觀察女性心理和轉變社會中的男女倫常,深入描寫情感問題。

      重謄稿,袁瓊瓊提供。

      廖輝英《油麻菜籽》

      廖輝英﹝1948~﹞,台中豐原人。1980年代之作,由女主角回憶從幼年至結婚的家庭事件。「油麻菜籽」生命力強,不管土地多麼貧瘠都能存活,作者取其名,表徵女性角色的生命軔性。

      重謄稿,廖輝英提供。

      林海音〈燭心〉,《燭蕊》

      林海音﹝1918~2001﹞,苗栗頭份人。林海音的〈燭〉描述舊式封建時代裡的悲劇女性命運,小說裡沒有苦悶焦灼的吶喊,也沒有撕心斷腸的痛哭,卻在平靜和緩的敘述中自然且充分地流露女性人物的無盡哀愁。

      台北 純文學,1981年。圖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夏烈〈白門,再見!〉

      夏烈﹝1940﹞,本名夏祖焯,北京出生,成長於台北。〈白門,再見!〉是夏烈刊登在建中校刊上的短篇小說,描述高中的青澀年懷,男孩們話題中的白門幾乎不出聲,卻令人為之瘋狂,然最終仍面臨幻滅,這就是青春。

      手稿,重謄稿,2004年,夏祖焯捐贈。

      李潼《再見天人菊》

      李潼(1953~2004),本名賴西安,花蓮人。小說以澎湖為場景,7位少年共同的青春歲月,立下長大後20年後再見的約定。故然守約不易,然深刻的記憶和情感,守護人生的變化,李潼以浪漫情懷鋪陳了見證生命歷程的故事。

      1990年代。手稿,祝建太捐贈。

      林懷民《變形虹》

      林懷民﹝1947~﹞,嘉義新港人。《變形虹》是林懷民的第一本小說,透過百無聊賴、找不到生存的意義、成天鬼混卻又不覺得快樂的大學生,在晦暗的青春,急速變遷的時代,何去何從的吶喊,都是文中大呼「無聊」的青春。

      台北 水牛,1968年。圖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
      鄭清文 〈相思子花〉

      鄭清文﹝1932~﹞,台北人。〈相思子花〉以女性為主角的短篇小說,兩性之間傳統的保守與分際,平靜的筆調,緩緩道出消逝的時間,未竟的事情,如果時光倒轉,日子會有什麼改變等自我提問。

      1980年代。手稿,鄭清文提供。

      平路〈歧路家園〉

      平路﹝1953~﹞,高雄人。〈岐路家園〉是《百齡箋》的其中一篇小說,指出了歷史本來就是一筆帳,當下人際情誼反倒更為具體,平路熟捻處理國族與性之間糾結的題材,成了另一種書寫模式。

      1990年代,手稿,平路提供。

      紀大偉〈他的眼底,你的掌心 ,即將綻放一朵紅玫瑰〉

      紀大偉﹝1972~﹞,台中大甲人。2000年左右發表的〈他的眼底,你的掌心 ,即將綻放一朵紅玫瑰〉收錄在《感官世界》,作者認為性是流動的,大破性的二元,故事中變異的精子就是異性戀神話的破解。

      重謄稿,紀大偉提供。

      洪凌〈異端吸血鬼列傳〉

      洪凌﹝1971~﹞,台中人。1990年代的作品〈異端吸血鬼列傳〉,是洪凌置入科幻的元素,並給予在語言與文類上的雜種性。關於情色的書寫,「血」的象徵,洪凌認為是耽美的表現,也是持續創寫的動力。

      重謄稿,洪凌提供。

      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》

      主要為與杜國清往來之傳真信件。有關在美國發行的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》其構思規劃和實踐。

      張錦忠《關於馬華文學》

      張錦忠﹝1956~﹞,馬來西亞彭亨州人,為馬華文學在台灣作為一學術論述,此稿件為即將付印前,作者修正稿。

      手稿資料,張錦忠捐贈。

      黃錦樹〈神州 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〉

      黃錦樹﹝1967~﹞,馬來西亞柔佛州人。此作品呈現馬華文學在台灣論述漸漸形成,經由台灣的人文學術資源,解釋馬華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,和中國及台灣文學等場域的關聯。

      手稿,黃錦樹提供。
     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