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跨越語言文化的藩籬,走向理解並尊重彼此差異,到確立、重振自我認同,以我手寫我聲,展開各式文學活動,以此來化解族群競生之魔咒。作家們藉由「我族」價值的思辨,在書寫中展現豐饒多元的內在,並以自身實踐共生共榮的族群關係,培植文學家族之樹以期結實累累。各族群的作家以發展文學為前提攜手合作,銜接新舊,不分你我,開啟對話關係,進而吸納彼此的文化養分,相容彼此的生命視野,共同打造出屬於「我們」共生與綻放的文學榮景。
從1920年代,文史家整理民間歌謠、故事刊行出版,到1980年代民主化浪潮中,各族群自主推動本土化、原住民之還我母語河山等運動,進而組織文學團體創辦,雜誌及文學獎,這些活動皆主張回歸我族文化,從庶民的生活及傳統出發,記錄地方歷史,並鼓勵以母語書寫族群的生活故事。
面對認同分歧的社會,作家以家族故事為書寫素材,述說其尋索父系與母系族群認同的生命軌跡,並觀照自身與家庭成員間的族群生活經驗,從中追本溯源,理解差異,進而重新建構自身主體,營造生活空間,孕育生命,並在代代血脈中傳遞反省及回應歷史糾結的內在課題。
當文學面對政治社會的變革,儘管有噤聲之令,仍有以推動文學發展為前提,懷抱理想而辦刊結社的文學工作者,以開放的胸襟,不分族群,禮遇前輩作家及提攜後進,提供討論交流與創作發表園地,希望藉由共同合作,協力耕耘,灌溉屬於「我們」的文學花園,並期待繁花綻放的文學榮景。
李獻璋﹝1904~1999﹞,桃園大溪人。1930年代子李獻章開始蒐集民間文學故事,共計近千首的歌謠與22篇故事,進行校訂後付印,開啟研究民間文學之風,並呼籲不應一昧媚外,而應低頭檢視自己所處之地的文學寶藏。
1936年。圖書,吳守禮家屬捐贈。
杜潘芳格﹝1927~﹞,新竹新浦人。客語詩〈相思樹〉的創作草稿,從中可見詩人以寫作發聲的歷程,原已熟稔日語寫作的杜潘芳格,戰後對於自己的客家母語開始有自覺並化為實際行動。此詩寫的是台灣島嶼風土的景觀,也隱喻詩人自己,跨越語言世代的她,在這島嶼上有著以詩傳承文化的使命。
1968年。手稿,杜潘芳格捐贈。
娃利斯.羅干(1967),台中和平泰雅族。《泰雅腳蹤》完成於1990年代,以羅馬字書寫泰雅語,同時以華語對照,以小說形式呈現泰雅族人的生命力。
1990年代。手稿,娃利斯‧羅干捐贈。
葉步月﹝1907~1968﹞,本名葉炳輝,台北人。完成於1960年代的家族小說《七色之心》,以祖孫三代相處的文化衝突,以及主角爬升至上流社會的奮鬥歷程其其心中的愛憎糾葛。
1960年代。手稿,葉步月家屬捐贈。
利格拉樂‧阿女烏﹝1969~﹞,屏東排灣族。在原住民家族中年紀最大的族老,晚輩通常稱祖母輩為VuVu,作者以書寫VuVu及家族故事呈現族人生命與部落不可分割的關係。
1990年代。手稿,利格拉樂‧阿女烏提供。
陳燁(1959~2011),本名陳春秀,台南人。《泥河》敘述的是台南府城世家「林家」三代的故事,自日治到戰後,小說人物經歷了台灣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,1989年出版正值解嚴初期,以小說手法涉及二二八事件,亦為特殊。
1989年。圖書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藏。
《台灣新生報》「橋」副刊於1947年創刊。主編歌雷,在〈刊前序語〉中提到「橋象徵新舊交替,橋象徵從陌生到友情,象徵一個新天地,橋象徵一個展開的新世紀」為經歷戰爭後的初期文壇,提出一個合作、共同體的願景。
《台灣新生報》「橋」副刊,1947/8/1
《文藝台灣》1940年創刊,西川滿創辦、主編。企圖「成為台灣文化的支柱重心」內容多元,小說、詩、劇本、徘句、短歌等,參與者台、日作家皆有之,後期多刊登與戰爭時局相關的作品。
1940年。期刊,龍瑛宗捐贈。
齊邦媛﹝1924~﹞,遼寧鐵嶺人。此篇手稿為《巨流河》的一章。齊邦媛於1970年代開始展開中書外譯工作,向國際文壇推動台灣文學至關於介紹台灣文學,奠定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壇交流的基礎。
手稿,齊邦媛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