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時間長河裡,各族群或因生活競爭而互相扞格,或為抵抗外侮而結盟合作,這必經的路,走來儘管艱辛,卻也逐步絡印屬於台灣的特色。 歷經分類械鬥、官逼民反、反殖民抵抗及語言壓制,留下歷史傷痕,但同時也在不斷衝突中,互相摸索、認識,並學習尊重彼此的差異。而各族群間交疊複雜的競爭、對抗與團結合作等關係,一直是文學的重要主題;作家也以文學掌燈,省思族群和諧之意,在描繪生存之爭,也引發文化覺醒,論辯書寫,討論未來,引領人們走出衝突關係的迷宮,開展競生後的磨合,形成台灣獨特的本土文學。
早期來台拓墾的族群之間,由於生存利益競爭、原鄉意識衝突,時常發生武裝分類械鬥;但面對新來統治者的壓迫,有時也會形成團結抵抗的合作關係,挺身保衛依存的這塊土地。統治者也可能居間分化,擴大族群間的生存利害,破壞彼此和諧。然文人身處在其中,堅持以如椽之筆,訴說、描繪內心的世界。
被殖民的時代,當權者先以武力,後以現代化文明的種種手段作為包裝,壓制、改變人民的生活權利與樣態;為翻轉被壓迫的命運,人們展開各式社會、文化運動,提出改革主張,訴求弱勢族群團結合作。在各歷史時期,總有對社會深切關懷的作家,不僅以筆見證了文化上的壓迫與反抗,更親自投身各式運動。
文學作品,時常有同一篇出現不同語言的情形,十足展現了多族群特色。而不同歷史階段的國語政策,雖然使得文化特色相異的各族群,透過共通語言減少誤解衝突,但也造成文化場域中的位階現象,有的掌握優勢的語言書寫,有的發聲位置總是不好。然在文人的筆下,不同族群也可能經由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好奇、接觸,克服語言差異,找到接納彼此的相容方式。
鄭用錫﹝1788~1858﹞,竹塹人﹝今新竹﹞。咸豐3年﹝1853﹞,漳泉分類械鬥起,鄭氏寫〈勸和論〉並親赴各莊排解糾紛,期待在多元移民的社會中,締造和平共處的空間。
台北:台灣銀行,1987年。圖書,許丙丁捐贈。
邱家洪(1933~),台中人。《台灣大風雲》為其2002年時以70歲之齡創作的台灣大河小說計230萬字,以「二戰浩劫」、「消失的帝國」、「二二八驚魂」共6章寫出台灣近代歷程與人民生活的樣態。
手稿,邱家洪捐贈。
李喬﹝1934~﹞,本名李能棋,苗栗人。《寒夜》三部曲分別為《寒夜》、《孤燈》、《荒村》。《寒夜》寫的是土地的故事,先祖百年的拓墾,從衝突到患難的過程,因著尋找根而依賴土地,產生痛苦的生存記憶。
1979年。手稿,李喬提供。
鍾肇政﹝1925~﹞,桃園龍潭人。1967年鍾肇政開始發表「台灣人三部曲」的第一部《沉淪》後開始陸續完成《滄溟行》、《插天山之歌》,以客家人在台灣的生活史為材料,透視整個台灣、社會的動向,剖析台灣人被殖民的遭遇和抗爭。
1925年。手稿,鍾肇政捐贈。
蔡培火﹝1889~1983﹞,雲林北港人。《Chap-Hang Koan-Kian》 (十項管見)於1925年出版,以白話字書寫的散文著作,作者提出十項振興台灣文化的看法及觀點,以期啟發台灣人民的社會教育。
1925年。圖書,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。
東方白﹝1938~﹞,台北人。1991年完成歷時11年創作的《浪淘沙》,以三個家族探討族群問題,以多元語言及俗諺,跨越國籍、種族的界線,在悲歡離合的動盪中給予人本關懷。
1980年代。手稿,東方白捐贈。
林海音﹝1918~2001﹞,苗栗頭份人。〈蟹殼黃〉描述戰後初期外省人、本省人經由食物交會之景,外省男性計較不同省分來歷爭吵不休,最後由本省女性安定局面,透過語言展現在反共氛圍中,既已在此立足,就該思考落地生根了。
台北:純文學,1982年。圖書 夏祖焯捐贈。
葉石濤﹝1925~2008﹞,台南人。〈開拓台灣小說的時空〉是葉石濤對1920年代以來台灣文學發展的概況作一敘述,並提出台灣文學的小說創作,應要有更寬闊的視野,題材需觸及各族群,內容方能豐富。
1990年代。手稿,葉石濤捐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