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的社會,變化始終不斷,作家書寫不同歷史階段的生活情境,詳實記錄現代生活空間的衍變,反映人們如何感受現代的面容,照見不同的生存樣態。 各種現代精神與文學思潮,是作家創新書寫的養分。都市空間的快速變化,讓居住其中的人們倍感便利,也激發作家寫下諸多的喟嘆和省思。書寫作為一種力量,在鄉村與其生存人物的描繪中,看見不同土地上的住民,聽見不同價值觀的生活呼聲;在自然寫作裡,聽見自然與現代文明的對話,以及人與土地之間倫理關係的省思樂章。
1920年代,台灣開始大量的現代化建設,改變了當時的日常庶民社會。當時的作家,以文筆如實反映接收現代文明價值的種種境況。1950年代以後,現代精神與各類的文學思潮,受到西方影響;文學社團不斷成立、文學出版與傳播媒介興起、文學活動交流舉辦,各式新穎的文體與寫作技巧,也在不斷地試探與摸索。
城市的現代之光固然耀眼,但在這光線照耀的背後,還有許多值得注目的角落,作家們以其文學之筆,如是對讀者娓娓訴說他們的關懷。 從20世紀之初展現城市文明,到世紀中末期的高舉「都市文學」的書寫活動作家們對於進入下一世紀的城市生活,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現象觀察,思索文明真諦以及人心人性的變與不變。
農村是吾鄉;礦區、林場和漁村,亦是許多人生長其中的家園。 從1920年代以降,鄉土文學創作未曾間斷。鄉土議題的書寫者,將文字落實為耕耘社會的鐵鍬,刻寫大地,以文學作為感觸底層人物心靈的探照燈,作家關懷台灣農、林、漁、礦、工等人物的生活情境,並進而為不同時代的他們,刻寫出不同的生存價值。
「經濟起飛」是1970年代後,人們逐漸耳熟能詳的辭彙,但伴隨而來的,卻是一連串工業污染、土地過度開發與環保公害問題。 作家深入現場、寫作報導文學,以筆抗議,為自然請命;或悠遊其中,提倡素樸的生活哲學;或藉由與自然的交會,探索文明發展與土地之間的倫理關係。作家筆下的「自然」,不再只是被觀賞的山海鳥獸,而是人類共生共存、生活群體的一部份。
《フォルモサ》﹝福爾摩沙﹞於1933年創刊,發行3期,由在日本東京組成「台灣藝術研究會」的台灣留學生所創辦,如王白淵、吳坤煌、巫永福等人籌組,蘇維熊主編。作品包括對鄉土文學、社會主義思潮等關注。
1933年,期刊,黃得時捐贈。
《文學雜誌》於1956年創刊,夏濟安主編,在1950年代反共之風盛行,夏濟安、吳魯芹、林以亮等人企圖為文學尋找自由的空間,對現代主義在台灣的開展,有其關鍵位置。
期刊,張默捐贈。
《劇場》雜誌於1965年創刊,發行9期。《劇場》在台灣的戒嚴時期,引進當代前衛及現代主義之藝術潮流,標舉顛覆成為創舉。此雜誌吸引文學、電影、舞台劇等人才自由創作,並翻譯不少重要的外國戲劇及作品。
期刊,鄭采卿捐贈。
翁鬧﹝1908~?﹞,彰化社頭人。1934年前往日本東京留學,1935年至東京都市之外的高圓寺,過著窮困的生活。此作品,對於高圓寺文藝青年的浪人生活有深刻的描寫,與作者本身有所相應。
手稿,葉蓁蓁捐贈。
林耀德﹝1963~1996﹞,台北市人。1980年代,林耀德提倡都市文學,並以創作予以實踐。有關都市的定義,論者認為林耀德有著對社會發展變遷、矛頓與衝突的人文觀照,「都市」及「海洋」即是一種對應面向。
1985年手稿 ,朱學恕創大海洋詩雜誌 。
邱妙津﹝1969~1995﹞,彰化人。〈離心率〉今存手稿影本。此篇作品表現了後設小說的敘事特徵,在豐富的文字展演下,都市街道的圍繞中,作者有其關注資本主義在家庭與社會結構中造成的苦難。
手稿影本,1990年。賴香吟提供。
鍾鐵民﹝1941~2011﹞,高雄美濃人。鍾鐵民的創作皆以農村為核心,所寫為農民,並實際參與護守家鄉的環保運動。〈余忠雄的春天〉從教育觀點出發,寫農村教育與升學問題,具有社會意識及人道關懷。
鄭炯明捐贈
張文環﹝1909~1978﹞,嘉義梅山人。1942年完成的〈閹雞〉,刊登在《台灣文學》2卷3號,描寫女主角月里從宿命觀到覺醒的堅苦歷程,張文環透過女性為自己的身體和未來作主,剖析傳統文化的冷酷無情,極具突破性的手法。
重謄稿,張玉環捐贈。
李魁賢﹝1937~﹞,台北淡水人。1980年代的新詩〈愛是我的信仰〉,表述著詩人對土地、故鄉的熱愛,對真理的執著,對不義之事予以反擊,詩人應要有精神堡壘,才有針砭社會的力量,這是愛的信仰。
手稿,李魁賢提供。
馬以工﹝1948~﹞,台北人。1980年代以書寫環境議題,推動環保教育,馬以工也翻譯了瑞秋‧卡森的《寂靜的春天》,讓台灣更多人領略人類與自然之間共處之道。
翻譯,手稿,馬以工捐贈。
劉克襄﹝1957~﹞,本名劉資槐,台中烏日人。劉克襄隨機使用紙張寫下創作的題材,〈大錦蘭〉﹝後來成為〈大錦蘭的冬天〉﹞、〈傷口物語〉皆收錄在2001年出版的《最美麗的時候》,融合了詩與自然,自然與寫作的萬種風情。
2000年代。手稿,劉克襄提供。